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要闻 - 正文
《碧水奔腾万里情——新时代长江治理的成就启示与世界意义》智库报告引发热议
来源: 新华社武汉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8日    浏览:2   0 收藏

  26日,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碧水奔腾万里情——新时代长江治理的成就启示与世界意义》中英文智库报告。该智库报告得到长江治理及区域经济发展等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长江流域干部群众积极评价。

  报告介绍,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系列重要论述为引领,过去10多年来中国在长江治理的实践中形成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系统完善的治江方略,持续推动长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为世界江河治理提供了可参考、可借鉴、可复制的示范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钮新强表示,继承和发展长江治理的历史经验智慧,新时代中国在长江治理实践中形成的治江方略,指引长江生态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铺展出碧水浩荡东流、产业蓬勃发展、文化繁荣昌盛、群众幸福安康的新画卷。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吴传清说,长江经济带在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江河安澜等方面呈现的巨大变化,充分证明新时代长江治理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科学性、有效性,激励长江沿线各地奋发作为,加快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引领全国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坚持生态优先、坚持辩证统一、坚持区域协同、坚持共建共享、坚持传承发展,报告梳理总结的治江方略丰富内涵,成为多方关注和讨论的热点。

  “‘五个坚持’将新时代长江治理的实践经验进行了科学概括。”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总规划师徐照明说,新时代中国在长江治理实践中形成的治江方略,凝结着对国情水情的深刻洞察和对长江保护治理的战略考量,回答了关于长江保护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成为中国之治在长江流域的生动映照。

  长期研究长江文化的江西省九江市博物馆原馆长汪建策,对智库报告中坚持传承发展长江文化的相关内容深有感触。“长江文化是长江流域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不断创造和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他说,近年来沿江各地持续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促进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有机融合,实现长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浸润人们的精神世界。

  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各方认为,新时代中国在长江治理中卓有成效的探索,为人类治理保护大江大河、实现发展方式转型升级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黄学龙表示,新时代长江治理的实践探索,打破了“发展还是保护”二选一的窠臼,背后凝聚着东方哲学、智慧、方法,给世界江河治理提供了有益参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曾多次深入长江流域调研。夏泽翰说,当前面对全球气温上升、农作物用水需求增加、产业耗水加剧等挑战,中国近年来有效治理长江的实践经验无疑带来了重要启迪,“总结长江保护治理的成效和探索,我们希望把中国与‘水’共生的经验转化为可推广的全球方案”。

    

注:本文转载自 新华社武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11011402054738号 备案号:京ICP备2025130048号-1
Copyright © 2025-2033 by eept.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联华源节能环保科技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