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绿而行向新而变——河北邯郸转型发展一线观察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9日
浏览:
2
0
收藏
河北省邯郸市是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一度偏重。近日,记者在邯郸采访了解到,近年来,当地持续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推动企业减污降碳、转型升级,着力培育壮大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
削减污染排放 发展循环经济
在武安市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的原料堆放区,装卸车辆进进出出装卸物料。记者发现,智能“鹰眼”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扬尘点位,雾炮随即精准调整水雾喷射。现场难见飞扬的粉尘,也没有呛人的气味。
新兴铸管是一家环保绩效A级企业。据悉,A级是环保绩效评级的最高等级,代表同行业环保治理最高水平。根据相关规定,重污染天气期间,A级企业可以自主减排,B级及以下的企业必须按比例限产停产。
新兴铸管环保处处长柴海强说,创A不仅让企业生产保持了连续性,更推动了企业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
邯郸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邯郸市为每家创A企业配备专家团队,“一企一策”量身定制治理方案,助力企业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实现绿色升级。邯郸市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率达76.7%,位居河北省第一。
在推进减排的同时,邯郸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新峰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海奎说,通过持续技术创新,企业可对多种固体废弃物、危险废弃物、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生产陶瓷地铺石、免烧砖等产品,曾经的“生态包袱”,如今变成了“资源富矿”。
评估绿色资产 适配扶持举措
“以前公司贷款,银行看重的是厂房、设备这些‘硬抵押’;现在凭借绿色账户,上千万元的贷款很快就批了下来。”曲周中驰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建峰说。
为了解决绿色资产“难度量、难抵押”的问题,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在碳账户的基础上,把企业减污等指标也纳入其中,并综合企业清洁能源利用水平、先进减污技术应用等指标,为企业建立绿色账户。2024年,邯郸为57家企业建立绿色账户,评估形成绿色资产规模超110亿元。2025年计划覆盖钢铁、焦化、炭素等7大重点行业。
在此基础上,邯郸市搭建了绿色账户服务平台。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潘正道说,服务平台能够根据企业绿色账户信息,自动匹配适合的政府支持政策、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帮助企业便捷地将绿色成果变现。邯郸明确提出,对优质绿色账户企业给予信贷利率优惠、授信额度提升等支持。
为进一步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邯郸还推出首批全域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将生态产品划分为物质供给、文化服务、调节服务3大类共39项,并明确各项产品的价值评估方法。“全域生态产品目录清单相当于为生态产品发放‘身份证’,为后续市场交易与抵押融资奠定基础。”潘正道说。
开展综合治理 端上“绿色饭碗”
过去,采煤污染给邯郸市复兴区石坡村不少村民生活带来很大困扰,煤灰到处飞,不少村民家一年四季不敢开窗。
“我们村里最多时遍布50多个小煤场,一时获利却遗患重重。就拿运煤来说,来往车辆不仅产生‘二次灰尘’,还把农村道路压得坑坑洼洼。”石坡村党支部书记李蟠说。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近年来邯郸市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关停“散乱污”企业,并打破自然资源、林业、环保、水利、交通等部门壁垒,综合推进水域保护、矿山治理、土地整治、植被恢复、周边环境提升等多项工程。在多方努力下,当地生态环境华丽转身,旅游业获得长足发展。
石坡村也借势转身,利用毗邻康湖生态文明示范区的优势打造湖畔露营基地,近期日均接待游客超过200人次。“这里有水有树,清静自然,每个周末都想过来。”邯郸市民李煜航说。
随着家乡环境持续改善,部分在外打拼的人们陆续返乡创业。
户村村民李岩宏原本在外做生意,后来回乡流转了500多亩土地种植桃树和草莓,建起“月月有鲜果”的生态农业园区。他还开辟“共享菜园”发展研学体验项目,为300余名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以前在矿上工作,噪音大,晚上经常失眠;如今在花果飘香的环境工作,睡眠也好了,早上经常是被鸟‘叫醒’的。”户村村民李银举说。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邯郸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17.6%,改善率位居河北省第一;邯郸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增速位居河北省第二。
新华社石家庄9月28日电
注:本文转载自新华每日电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