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 正文
2025中国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教育大会暨2024-2025学年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全国决赛在浙江桐乡启幕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9日    浏览:3   0 收藏

  8月16日,2025中国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教育大会暨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全国决赛在浙江省桐乡市启幕。

  中国自动化学会秘书长张楠介绍大赛概况。温州科技高级中学AI科创中心负责人谢作如作为裁判员代表,北京市大兴区第二小学周沫冉,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古丽加玛丽·阿卜力克木和廊坊市第六中学宋晨逸作为参赛选手代表上台宣誓。

  本次大会特别设置了以“数字化教师发展:新质教育力的人才锻造机制”为主题的高峰对话环节,围绕教师数字能力培养体系路径、教师政策激励与动态评价机制、AI技术赋能教学管理和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建设展开深度思辩。

  会上正式发布了《人工智能领域科技人才图谱》和《教育大模型技术路线图》两项关键成果,为数字教育时代的人才精准培养与学科发展提供科学指引与强大工具支撑。

  《人工智能领域科技人才图谱》围绕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科技人才的结构、区域分布、供需关系、创新能力等核心维度,以一套多源异构、动态演化、全域覆盖的数据矩阵为基底,绘制一套融合空间格局、时序演进的可视化组图,形成一套涵盖创新动能的人才生态指标体系。

  《教育大模型技术路线图》汇聚了30多位计算机、自动化、人工智能教育一线专家,跟踪汇总了60余家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70余家国内外企业研发成果,调研了15个省市中小学校应用案例,收集了50余份大模型产业报告、1000余篇高水平科研论文专利,总结出22个教育大模型应用场景并完成量化测评,分析教育大模型技术发展的5大趋势和5大挑战,并给出应用与研发落地的10项建议。

  2025中国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教育大会暨2024-2025学年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全国决赛以“数字化赋能教育发展,新质力夯实人才根基”为主题,旨在开辟智能教育新路径,打造教育新生态,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汇聚磅礴智慧。除了三场主旨报告、一场高峰对话外,大会精心设置五场平行会议,深度研讨人工智能教育变革、学科建设、数字化教师发展、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小学AI科普等热点议题;大会特设教学成果展区,聚焦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汇聚呈现自动化、信息与智能科技领域的前沿数字化教育成果、跨学科探索及优秀教学实践案例,全方位展现创新教育培育新时代人才的巨大潜力。

  大会同期举办2024-2025学年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全国决赛。本届大赛共设置超级工匠、机械装载、AIGC设计、智能编程等13个赛项,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近20万名学子参赛,经过历时半年多的初赛、复赛选拔,最终1万余名参赛选手脱颖而出,角逐全国决赛。

  作为教育部白名单赛事,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全国决赛已成功举办三届。大赛以“培养人机协作能力、激发融合创新思维、提升设计实践素养”为核心目标,旨在通过竞赛活动充分培养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锤炼高阶思维、增强时代责任、提升综合素质,已成为推动新时代青少年劳动教育与科技创新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对加速技术落地和人才培养,推动智能教育及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周靖杰】


注:本文转载自新华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