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策法规 - 正文
重庆九龙坡:把城市当景区建设、当客厅管理、当资本运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9日    浏览:11   0 收藏

wechat_2025-09-29_111240_034.jpg

  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的十里桃花溪是这座“赛博”城市的“绿肺”之一,沿岸绿树成荫、蝉鸣绕耳,5公里无障碍活力步道将彩云湖湿地公园、重庆市动物园等多地串联起来,成为周围居民锻炼、散步的好去处。

  这样心旷神怡的城市绿景在九龙坡区比比皆是,笔直开阔的九港大道两侧绿意层叠,水碾立交桥下草木葱茏,三角道社区公园经改造后清爽宜人……在这里,“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已是常态。

  “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背后是九龙坡区自2024年8月以来推进的城市现代化治理“十大行动”。当地明确提出,要以“把城市当景区建设、当客厅管理、当资本运营”的理念,重塑城市气质。

  “景区”不能只有风景,配套也得跟上。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推进“十大行动”以来,全区新增城市生态绿道29.43公里、公共绿地面积60万平方米,新增、维修、更换路灯1200余盏,修复人行道21000余平方米,贯通盲道近2500米。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架”,人文气息和功能服务就是城市的“血肉”。军哥书屋是九龙坡区黄桷坪街道的新晋文化地标,记者走进这个由防空洞改造的书屋,一面贴满了重庆街道门牌的墙面映入眼帘。再往里走,只见旧书籍、老报纸等文献按照所属区县分门别类地摆放在不同的书架上。

  书屋中心的座位区上,两个学生正用新学会的英文单词与外国人攀谈。军哥书屋主理人苟军说:“猜外国游客来自哪个国家,已经成了小朋友们常玩的游戏。”

  为了抓住这一流量密码,黄桷坪街道下了一番“绣花功夫”:拆危房、修路面、建停车场,还在书屋背面墙体绘上年轻人喜欢的巨幅涂鸦。

  以军哥书屋为中心,一个设有书屋、铁路记忆长廊、开放式艺术展厅、文化创意市集、军哥坝坝茶、特色文化餐饮厅等配套的文化综合体已初具雏形。

  “以前车只能停路边,现在新建了停车场,增加了100多个车位,游客可以停好车安安心心玩。”黄桷坪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把城市当客厅管理,就是要让每个人舒心。新增小微停车场、打通断头路畅通城市车流、配备便民养老食堂、打造口袋公园,目的就是为了让市民和游客仿佛是置身自家客厅,功能丰富又心情放松。

  从“景区化”的外观焕新,到“客厅级”的功能提升,九龙坡区还在思考如何让城市“增值”。在二郎街道的启迪科技园,咖啡香气混着键盘敲击声,办公楼间流动着蓬勃气息。园区总经理刘迦拿出一组数据:2025年1—7月,园区营收同比增长70.7%,新引进企业13家。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九龙坡区产业楼宇升级行动在助力。“我们全面摸排了全区的楼宇状况,按照税收情况等指标将楼宇做梯次排列,再根据不同楼宇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盘活方案。”九龙坡区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科工作人员说。截至2025年7月,九龙坡区135栋产业楼宇实现营收、税收双增长。

  城市是生活的家园,也是发展的载体。九龙坡区用“景区”的标准塑造高颜值,用“客厅”的诚意营造暖服务,再用“资本”的思维盘活新价值。这座老工业区,正用细腻笔触书写现代化治理的新答卷,让城市不仅好看好用,更充满活力与温度。(本报记者吴燕霞)


注:本文转载自新华每日电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11011402054738号 备案号:京ICP备2025130048号-1
Copyright © 2025-2033 by eept.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联华源节能环保科技研究院 版权所有